活动家具
长沙财经学校
最近,长沙财经学校荷花池校区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638班杨俊宇同学成为了学生追捧的“明星”。原因是他在“你好漂亮”形象店美发部实习仅三个月,便被提拔为美容部顾问,并且月实习报酬最高达1万元。作为湖南时尚体验服务的先锋企业,“你好漂亮”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什么愿意给予一个还在实习期间的毛头小伙这么高的待遇?
据长沙财经学校负责实习就业工作的科长梁芳介绍,杨俊宇同学在校期间勤学好问,专业学得扎实,曾荣获省“美发行业大赛形象设计”项目银奖。
2015年6月30日,他进入“你好漂亮”形象店开展顶岗实习,最先被安排在美发部实习时,他就能说会道,对每一种美发用品特点了如指掌,向顾客推销产品时游刃有余,产品销售额连续两个月为全店最高。因此,在去年10月底,他被提拔为美容部顾问。在实习结束的总结会上,杨俊宇作为优秀实习生代表作经验交流,他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不经一番寒彻骨,何来梅花扑鼻香?是平时勤学苦练专业技能的过程,创造了杨俊宇如今的耀眼成就。他的成功检验了长沙财经学校“践行大国工匠精神,培育技术技能精英”的成效。
“学做合一”被树为教育的基本思想,在职业教育中更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理念,只有学与做合一,才能琢玉成器。
长沙财经学校为了将“学做合一”落到实处,首先从课程体系重构入手,在课程中定位“学”与“做”的内容。“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努力培养更多有着精湛技能、坚定意志与求索精神的‘匠人’,不仅仅要有专业本身的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对社会需求的正确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上也要同步跟进。”长沙财经学校校长陈全宝说。
自2014年开始,长沙财经学校以能力为主导,构建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将学做内容以能力要求的形式嵌入课程之中。该校教务科科长刘海文介绍,目前学校实施的课程体系叫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四层平台课程体系,即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素养平台、公共技能平台、专业核心平台和专业拓展平台构成。既有专业群内共建共享课程,也有全校所有专业共建共享课程。其中的专业核心平台和专业拓展平台,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为目的,对学生技能技术的掌握有着精细化的要求。刘海文认为:“该体系中的课程,它以能力和技术梯度引导着师生既各尽所能,又能求精拔尖,是学校精英办学的必然选择。”
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结合专业特点,以强化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工学交替”、“证书教育”、“订单培养”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岗位需求与能力培养的对接、工作流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对接、课程内容与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对接,融“教、学、做”于一体,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将“做”落到实处,必须建立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勤练本领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荷花池校区的美容美发实训中心,我们看到,专业的美容床、先进的美容仪器、投影教学设施、舞台专用的化妆镜台等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长沙财经学校副校长胡南平介绍,学校每年在实习实训场地和设施建设这一块投入千万元以上资金,建成了烹饪酒管实训大楼、航空及物流实训大楼、会计金融综合实训大楼、电子商务实训室、美容美发实训大楼等。满足了各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及专业实训的需要。这些实训室同时还承担各类社区服务培训,是湖南省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的主要基地之一。
很多人认为,中职学生十几岁的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能够做点简单的操作就行了。但长沙财经学校对学生的技能要求绝不会因为年龄小而降低。校长陈全宝说:“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不能停留在‘会’这个层次,而是要上升到‘精’——服务要精细,计算要精准,技术要精湛,否则是培养不出工匠的。”
正是因为这一理念的变化,长沙财经学校自去年开始,大幅提高对学生技能的评价考核标准。教务科副科长汤灵拿出一本《长沙财经学校中餐宴会摆台现场操作评分标准与细则》对我们说:“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技能考核要求,完全是按照国赛的标准来执行,这是新修订的考核标准,大大提高了要求和难度。就拿‘台布的铺开’项目来说,我们以前只要求学生能在两次内完成就不扣分,现在要求学生一次完成,两次完成的扣0.5分,三次完成的不得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技能操作精准,一步到位。”我们看到,这本小册子上不仅对餐碟定位、餐巾折花等项目有严格的标准,而且对学生的着装和手指是否整洁、仪态是否端庄也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严谨、专注、追求极致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校党委书记彭建成说:“通过随堂考核、技能抽考、技能竞赛、毕业检测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岗位技能,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对学生采取‘双导师制’管理,指导、评价学生实习,实现学生技能由‘会’到‘精’的蜕变。”
土豆丝的长短、粗细有标准吗?6月16日,长沙财经学校烹饪教研室的教研活动给了我们答案。在刀工实训室,中国烹饪大师、烹饪教研室主任聂波运刀如飞,一只拳头大的土豆瞬间去皮、切片,一根根长短一致、粗细均匀如火柴棍般大小的土豆丝便呈现在老师们的眼前,让人叹为观止。聂波对他的同事说:“土豆丝的标准就是6.5×0.4厘米,太粗了不美观而且口感硬,太细了口感太绵软,失去了土豆丝的爽脆。”为了练就这一手绝活,聂老师刀耕不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硬是将刀工发挥到极致。
在长沙财经学校像聂大师一样身怀绝技的老师还有很多。彭建成说:“为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我们着力培养教师对职业的忠诚度、对实际操作能力的精确度。”数据显示,该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中国职教教学名师1名、中国烹饪大师2名、湘菜大师2名、湘菜名师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1名、市级专业带头人9名,具有硕士学历或学位的教师60名,“双师”结构教师比例83.3%。近三年来,教师参加赛课获国家一等奖14人次,二等奖18人次,参加省级赛课获一等奖28人次,获二等奖42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5篇。近年来,共主编出版教材12本,编辑校本教材已完成42本。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开发教学资源,建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成网络课程24门,实现了教材、教辅、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全市率先建成唯一的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王朝霞中职教育(财经类)特色工作室。
长沙财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在路上。翻开《长沙财经学校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我们在“推进教师队伍优化,实施卓越团队培养工程”这一主要任务的规划中看到,该校将实施三大计划,全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教师。一是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将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2-3名领军人才,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二是实施大师工作室建设计划,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校兼职或任教,建成大师工作室1-2个,发挥大师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师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三是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在发挥长沙市市级名师工作室——王朝霞中职教育(财经类)特色工作室基础上,建成了现代商业服务名师工作室、现代旅游服务名师工作室、公共课名师工作室和德育名师工作室。
三大计划完成后,该校将形成“专家领军、大师指导、名师支撑”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有人说“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精品”,长沙财经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放在工作首位,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实施“主题式活动育人”德育项目化管理。围绕“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身体素质、法律意识”构建了技能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和菁菁校园·我做主人活动“四节一活动”为主体的德育活动体系,极大地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面貌,学生自信、文明,教师乐业、奉献,成为学校的精神写真,学校文明建设水平大力提升。
该校学生科科长马炼诚说:“我经常向学生和老师灌输一种理念,那就是学校的要求就是社会的要求、职业的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从‘头’开始,比如女生头发除了不能烫染卷这些基本要求外,头发后不盖领,侧不盖耳,有的班级甚至不许留刘海等,服装要干净整齐,着色自然。”
我们走在长沙财经学校校园里,身边不时传来一声“老师好”,让我们如沐春风,心里感慨“财经的学生不愧为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驻足宣传窗前,该校“社区管理志愿服务队”、“文明交通劝导服务队”、“爱护环境志愿服务队”、“敬老爱幼志愿服务队”等志愿小分队的展板,记录着志愿者活跃在社区、车站和敬老院的身影,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一道亮丽风景。
德育项目化的有效实施,主题式教育的扎实进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技能、练技能成为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谈到去年下学期举行的学生技能展示活动时,教务科主任刘海文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全校4000余人次、80多种技能参展,一个月内,学校成为了展示技能、欣赏才艺的海洋。”
学技能、练技能的自觉行动,换来了技能竞赛的丰硕成果。5月21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赛项在江苏举行,长沙财经学校代表队的中餐热菜作品《菊》、《菇趣》凭借独特的造型、精细的刀工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银牌。带队的烹饪教研室主任聂波老师介绍,这几道菜都是由常见的食材做成,评委们更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刀工、雕工、拼盘等技术以及勺工、火候的掌握情况,这些细节全方位展示着学生们的技艺水平。获奖选手易鹏告诉我们:“下晚自习后,老师还经常带着我们练习摆盘,每一次练习都要按照指定的科学的方法训练,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秒,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完美的作品,我们都乐此不疲。”
数据显示,近年来,长沙财经学校在市、省、国家级学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金奖6个、省级金奖48个、市级金奖180个,国家级银奖26个、省级银奖41个、市级银奖203个,国家级铜奖28个、省级铜奖18个、市级铜奖138个,彰显了长沙财经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有魅力。不仅如此,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成为企业争聘的“香饽饽”。近5年来,该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90%以上。
校长陈全宝说:“培养工匠精神,是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执著的坚守,是职业教育文化的根本。让学生拥有工匠精神的意识和树立工匠精神的追求,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内成为一种心理共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